当前位置:学员天地 > 学员风采

老年大学,一个圆梦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1-04-12 09:26

  4月6日,是青岛市老年大学春季学期开学复课的日子,在阔别15个月之后,教师学员们再次回到久违的校园,脸上洋溢着笑容,显得格外兴奋。

   “跳舞让我年轻了不少”

  “踢腿,好,大家的动作都很标准。”4月6日上午,推开市老年大学舞蹈教室的门,看到十多位身穿统一舞蹈服的阿姨们,有的压腿,有的拉筋,哪怕阔别学校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大家的基本功却一点没落下,复课第一天更是一早就来到教室,换上舞蹈服进行热身。

  “我们大家一直很期盼开学,疫情期间学校组织线上教学,因为网络等原因,即使老师认真备了课尽心尽力地教,但是对于我们舞蹈班来说,还是有一些不习惯的地方,很多动作做得不到位,老师也没办法进行现场指导。今天开学大家都特激动,一大早就来复习之前学习的动作了。”任慧娜是民族舞表演班的班长,她说自己学习民族舞已经6年多了。

  “这么长时间没上课,其实今天课上能看出来大家都有点找不到感觉,老师就耐心地带着我们复习,大家很快进入状态,师生之间互动得很好,我们都觉得很满意。”任慧娜表示,很多同学都和她一样,在这个班里学习了很多年,已经把老年大学当成自己的家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我以前完全不会跳舞,没有一点舞蹈功底,当初报名学习民族舞表演,也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任慧娜坦言,自从来到老年大学后,自己就爱上了跳舞。

  任慧娜说,自己也是做教育出身,所以非常懂得老师的教学思想,作为班长,她也会让学员们去细细体会老师每节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今天上午的课程大家都觉得很充实,看得出来,老师们是把我们当做认真学习的学生去对待,从来不觉得我们是一群来娱乐的老年人。”6年多的舞蹈学习给任慧娜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她坦言如今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从一窍不通到“电脑达人”

  当天上午还有照片处理和系统安装维护班的学员正在上课,对于一些“60后”的叔叔阿姨们来说,电脑和手机一样,是个新鲜玩意,但是在市老年大学的教室里,许多年轻人可能都不会操作的照片PS、重装系统等技术,却被这群头发花白的“老大学生”玩得“溜溜的”。

  张明是系统安装维护班的班长,说起自己的电脑技术,他的脸上有了一些“小骄傲”。“我是2019年来到这个班级开始学习的,来之前对电脑一窍不通,毫不夸张地说,连鼠标、键盘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时间,如今的张叔叔完全算得上老年人群体中的“电脑达人”了!

  “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现在我已经会在电脑上安装软件了,甚至重装系统都会了。”张明表示,之前家里的电脑有了故障,自己就按照老师教的办法进行了系统重装,很快电脑就恢复正常,知道这件事情后,家里的孩子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张明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如果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懂,老年朋友就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疫情期间上网课,老年大学这么多学员,很大一部分可能都不会操作电脑,所以在上网课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没有人会想到疫情的发生,也没有人想到会线上上课,这时候学会电脑操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学会篆刻完成年轻时的梦想”

  刘升语是市老年大学书法篆刻班的老师,如今带着4个教学班共200多名学员进行篆刻学习。“说实话篆刻的受众群体比较小,但是市老年大学却开了4个班,说明还是有很多老年朋友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刘升语表示,学习篆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发现这些学员学习起来都非常认真,很多学员的作品质量都非常高。“假期期间,我给学员们布置了寒假作业,今天一上课,大家互相见面都很激动,很多学员一进门就拿出自己在家完成的篆刻作业给我看,让我进行点评,看到大家这么好学,我也深受感动。”刘升语说,篆刻是一门需要师生之间互动的课程,开学第一堂课上,自己会对每位学员的作业进行一对一点评,希望通过接下来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能让大家对篆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2014年开始学习篆刻,到现在已经7年的时间了,我很喜欢这门课程,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我的课余生活,这7年里从一点不懂,到如今能完成比较不错的篆刻作品,自己心里也很高兴,可以说是完成了我年轻时候的梦想。”学员阎国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