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校园文化 > 文化活动

青岛市老年大学 青岛市老艺术家协会联袂出品大型音舞诗画《地球家园》隆重首演

发布时间:2023-05-18 16:19

  5月17日下午,可容纳600多名观众的青岛广电剧场座无虚席,观众们怀着热切期盼的心情,观看了一场主题鲜明的艺术盛宴——大型音舞诗画《地球家园》的首演。规模庞大的演出阵容,气势恢宏的舞台效果,扣人心弦的舞美背景,引人入胜的剧情细节,使观众的脉搏随着演出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奔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博得了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若飞,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淑玲,青岛市政协原副主席卞建平,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郭锋,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老年大学校长王青海,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市老年大学原校长王炳兰,青岛市老艺术家协会主席、市老年大学艺术院院长牛鲁平,青岛市委原副秘书长刘衍俊,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主任隋志强,青岛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姜岱积,青岛市政协原副秘书长祝在时,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韩志晨,青岛市老年大学副校长侯学忠、潘德刚、王秋平,市老年大学原副校长陈锡来以及来自山东老年大学、青岛市直有关单位、退休市管干部研修班、市老年大学“四院”、区(市)老年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市老年大学部分学员现场观看了演出。此次演出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10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在线观看了演出。

  演出一开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地球生态“黑镜头”,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可怜的大象倒卧在河边,鲸鱼的鲜血染红了海面,森林大火肆虐,洪涝灾害频发,田园荒芜贫瘠,地球母亲流泪……演员们陆续登场,从第一章《天问》开始,拉开了这部音舞诗画的序幕。

  情景舞蹈《天问》

  本台演出的主旨是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呼吁和重视自然生态多样化保护,共同建设美好地球家园。整台演出跨界融合使用多种方法,结合高科技舞美灯光,精确地展示了地球生态恶化的种种原因现象,讴歌了中国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演出包含音乐、舞蹈、情景剧、诗歌、朗诵、大合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序幕《天问》、上篇《大地之伤》、下篇《真情呼唤》、尾声《生生不息》4个部分共12个章节组成,每个节目环环紧扣,跌宕起伏,层层递进,相互呼应,构成一部娓娓讲述“地球家园”生态故事的“诗情画卷”。

 情景表演《震撼的碑文》

  舞蹈与诉说《愤怒的小鸟》

  舞蹈《拯救地球》

  本场演出是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由市老年大学、市老艺术家协会联袂出品并主办。这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音舞诗画作品,从策划、创作到排练,耗时两年多,近600名参演人员中,大部分都是老年大学的学员。“本来去年就要正式亮相,但受疫情影响,顺延到了现在。”王青海校长说,“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节点,我们隆重推出《地球家园》,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这台演出,让大家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与建设地球家园进行辩证思考,认清生态环境保护的忧患与中老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方面多做些工作。”市老艺术家协会主席、市老年大学艺术院院长牛鲁平深有感触地讲道:“通过编创《地球家园》,就是想用艺术的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用生动具象的舞台表演,启迪引导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共同建设美丽清洁的地球家园。”

 合唱《爱能改变一切》
  朗诵《送瘟神望星河》
  舞蹈《和光同春》

  这台节目由市老年大学、市老艺术家协会、市艺校、市南区少年宫、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单位联手上演,还聘请了部分业内知名人士倾情助演。节目总策划谢志强介绍:“这次演出的阵容强大,既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大部分都是“草根”演员。能够整合这么多的中老年艺术人才力量,着力打造一台既有深刻思想内涵,又有高雅艺术格调的舞台剧目,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他表示:“作为舞台艺术工作者,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舞台剧目创作,是我们应时刻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童声合唱《地球妈妈》

   群口快板《新黄河谣》

  “这部作品的内容,都是原创。”《地球家园》总撰稿人、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山东省作协会员魏书训表示。创作期间,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前后修改了20多遍,最后成稿15000余字,“后来经过排练,搬上舞台之后,我看了都泪流满面。”

  “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展现人生”。历时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每位演员都经历了疫情的冷酷,停课的纠结,路途的劳顿,伤病的困扰以及家人的挂牵……直到正式演出前,许多人仍在咬紧牙关抱病坚持排练,靠的是信念的力量。演员们登台演出前相互“击掌鼓劲”,走下舞台后“相拥相泣”,他们伴着观众的掌声,蘸着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喜悦的泪水,为老年退休生活写下一笔“惊叹号”,留存为个人永久难忘的记忆。

  情景表演《野象归途》

  现代舞《带着家园流浪蓝天》

  诉说与合唱《孳孳不已生生不息》

  艺术总监董灏老师忆起排练到演出的情形,心情难以平复,说的最多的字眼就是“用心”和“感动”。有时多达200多人排练一个节目,大家秩序井然,都在精心打磨每个细节,用心演绎每个细微的动作。在整台演出中,艺术院舞蹈一团、舞蹈二团、时装表演团、朗诵团、混声合唱都承担了艰巨的排演任务,大家认真解读剧本,走进剧情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自己先入戏。观众看完演出异口同声地说:“太感动、太震撼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奉桥说:“看了演出,颠覆了我对老年大学的印象”。

  首场演出活动结束时,观看演出的市老领导、省市老年大学领导、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市老艺术家协会领导等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当晚又同台进行了第二场演出。

  青岛市老年大学今年将积极拓展平台,举办青岛市老年大学“首届文化艺术节”,编创《老年大学的故事》综艺节目,举行“庆七一”文艺演出等,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艺术特色工程。